雖然,天貓國際、京東全球購、聚美優品、唯品會等,早就布局境外購物,然而,對于消費者來說,興起的跨境電商平臺無疑都是同處于一起跑線,就如同一個女生被眾多男孩追慕一樣,真正能打動的她也就是笑到最后的。
近年來,由于出境游紅火、國內屢曝商品假貨問題,國人也逐漸從傳統的網購網購轉向了代購,然而代購也引起了諸多問題,如涉嫌偷稅漏稅等問題,也被媒體屢屢曝光,代購是也被普遍認為境外購物的灰色地帶。
興起的跨境電商
2015年,從“雙11”、“黑五”、“雙12”的電商混戰來看,網購已經不再是境內購物的獨角戲,跨境電商也逐漸網購中占據了一部分比例,洋碼頭、網易考拉、小紅書等輪番的“轟炸”的廣告與促銷活動,讓電商大佬們驚出“一身冷汗”。全民海外購的時代或許已經悄然拉開帷幕。
雖然,天貓國際、京東全球購、聚美優品、唯品會等,早就布局境外購物,然而,對于消費者來說,興起的跨境電商平臺無疑都是同處于一起跑線,就如同一個女生被眾多男孩追慕一樣,真正能打動的她也就是笑到最后的,很顯然消費者就是那位女生。
在大多數人看來,電商想要快速形成購物規模,無非就是打“價格戰”、大幅度的促銷紅利,至于在哪個平臺購物,是消費者自主選擇的,從目前而言,電商平臺活動幅度越大,讓利越多,口碑越好,消費者可能選擇的機會越大。所以,目前很多電商平臺大多采用無止境的“燒錢”模式去培養用戶。
燒錢=培養用戶購物習慣?
與O2O模式一樣,跨境電商也因為持續的讓利被外界普遍詬病。在筆者看來,不少電商平臺確實通過前期“燒錢”的方式,讓用戶逐漸培養了使用習慣,成功的如打車類軟件“滴滴”、“快的”,外賣類如“餓了么”、“美團外賣”、“百度外賣”等,另外,還有一些生活類軟件也似乎通過“燒錢”讓用戶規模逐漸龐大,最終形成了用戶的購物、使用習慣。
然而,這些電商平臺之所以能成長成如此規模級,還是要依賴于特定的用戶群體,特定的需求。如果拋開這些潛在需求,電商平臺再怎么燒錢,也沒法留住用戶,不能留住用戶意味著,來參加活動的都是為了圖你的“利”。京東CEO劉強東此前曾表示,讓利時代也即將結束,如果一味的讓利,受損的依然是消費者,商家會選擇更加低廉的原材料,生產出來的商品也更加廉價,而最終流到消費者手中,降低了成本,降低了產品質量。
電商購物燒錢的必要性必須依托在用戶有需求的基礎上。沒有這個潛在需求,刻意去制造偽需求,平臺就算燒再多錢,最終也并不能形成規模級的電商平臺,依然是一個自我吆喝、自賣自夸的購物網站。筆者對新興的生鮮類、訂制餐飲類O2O電商依然不太看好,比如社區001之前大幅度的燒錢,最終把自己“燒”死了。
前段時間,就有一位做廚師訂制的電商創業者溝通過,他給我描繪了“藍海”策略,通過大幅度的促銷活動,在各大小區發放廣告,大規模的線下活動,用戶就能通過APP將大廚帶回家做菜,然后可以復制推廣到全國,據他透露目前這款產品估值已經幾千萬。然而,在筆者看來,這種需求畢竟不是剛性需求,走差異化競爭是可行的,但是想形成規模效應,確實是“難于上青天”。
跨境電商培養用戶習慣,與傳統電商行業依然存在很大區別。之所以選擇跨境購,是因為人們對國外品牌產品的認可度以及自身足以支配的消費能力,搶購奶粉就是剛性需求,最先產生的是代購,然后緊接著是跨境電商平臺來滿足人們的海外購物的迫切愿望;與傳統電商不同之處,消費者選擇國外的化妝品,大多也只會選擇認可的品牌;因此建立在品牌基礎上的購物需求,也不會像傳統電商那樣盲目,跨境電商消費人群在筆者看來更加理性,所以,在這一批消費者中去培養用戶購物習慣,最終讓用戶在良性的購物環境中認可自己的平臺,這也是至關重要的。但是,筆者一直強調的是合理“燒錢”,而不是盲目的去惡性競爭。
與傳統電商一樣,跨境電商雖然持續火熱,外加國內政策的扶持,但是也面臨著物流、售后問題。
物流問題也成為跨境電商平臺煩惱的一個問題,如物流配送時間較長,有的跨境電商平臺發貨慢則需要1-2個月時間,最快的也要1-2個禮拜。所以目前大多數跨境電商平臺如洋碼頭、考拉海購、蜜芽等大多采用自建保稅倉,自建物流的方式,這種方式也很好的規避了物流配送問題,然而成本也相當高的。
不過,目前周邊國家跨境直郵平臺的興起或許能更好的解決境外直郵的問題。比如在拇指優選購買一款馬油,如果選擇直郵大概需要1個禮拜時間,在保稅區下單發貨則特別快,與普通電商購物幾無差異。跨境電商由于其發貨周期較長,伴隨的問題也比往往普通電商購物多得多。比如,食品方面時間長可能面臨保質期問題,快遞丟件問題等。
在選擇跨境電商時,一般選擇日常生活消費品、美妝產品的較多,拇指優選專注于日本藥妝,目前,他們的主要配送模式基本上是分為日本直郵、保稅區發貨。據了解,他們的保稅區目前在杭州,所以從杭州發貨到國內還是特別方便的,如果用戶在江浙滬,大概也只要1-2天時間就能收到自己的商品。選擇日本直郵,也比歐美直郵方便很多。
此外,由于不少跨境直郵,周期較長,消費者本身也面臨售后維權困難、假貨無法辨別的難題。不過,相比代購來說,在跨境電商平臺購買的國外品牌,售后維權、假貨問題還是省去不少心的。當然,這些問題也是傳統電商普遍都存在的問題。
跨境電商的未來:前景光明
跨境電商目前依然被普遍看好,依托于跨境電商平臺,國人不用出門,直接在網上即可買到自己需要的國外品牌,節省了時間,也省去了不少費用,筆者相信未來5年內,跨境購物也將進一步撼動傳統電商購物平臺,并持續占據電商購物的份額,也必形成幾大跨境電商巨頭。(來源:新芽NewSeed;文/皮皮推)
近年來,跨境進口電商飛速發展,海淘規模也越來越大。除洋碼頭、萬國優品、小紅書、云猴網、蜜淘、街蜜、什么值得買等行業進入者外,天貓、京東、蘇寧、亞馬遜、聚美優品、1號店、唯品會等國內電商紛紛發力跨境業務,搶占市場“大蛋糕”。